时间表
2010.3.8 ~ 2010.9.8 1412教室
2010.9.8 ~ 2010.12.16 图书馆三楼自习室
2010.12.20 ~ 2011.1.14 1217
起床: 6:20~6:30
到图书馆 约7点
背英语 7点~7点40
背政治 7点40~8点
吃早餐 8点~8点半
政治复习 8点半~10点
数学10点~11点半
下午 2点~3点半 英语阅读训练,翻译等
3点半~4点半 英语分析
4点半~5点半 专业课
晚上 6点~8点半 数学题
8点半~10点 专业课
辛苦10个月,3月4日晚上查分,没考过。往事不堪回首,考研这条路可真难。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基础课程不扎实。像政治只有40多分,这怎么可能。平时背的那些毛泽东思想概论没什么用。英语不用说,估计阅读做的不好。就像这次六级考试,听力、作文都不怎么样。
政治:买的徐之明梯度训练书上题目太多,光记得做题,实际最后这本习题集也没有做完。
看书看太快,没有认真的构建体系,框架。最后只顾着肖秀荣的押题。像抗日战争今年根本没考。合理规划时间是关键。
英语:最大的问题是阅读做的太烂。文都的资料,还有张剑的黄皮书,做的遍数太多,而且太快,影响了最终的效果。还是应该从基础做起,特别是词汇,长难句 还有基本的语法。英语这东西还是需要培养语感的。关键问题是背的内容太少,脑袋里没货。
数学:最失败的一科。
花的时间最多,明天大约是3~4小时。结果却相对最差。值得反省。一分耕耘不一定有一分收获。但只要耕耘肯定有收获。但总觉得对不住自己,还是基础不牢,盲目的做题。书上的概念定义一定要弄清楚,特别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。复习的特别不好,时间花的多,效果却不尽人意。还有当时放弃的证明题等等,这些都太大意。
专业课:还好
专业课花的时间不是太多。当然或许是它最简单的原因,考试时最难的部分应该是宏观经济学。虽然有些内容凭理解就能写上,但不全。列如考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等。
经济学原理只是一本入门书。要想在经济学里翱翔这只是开始,但经济学是学以致用的一科。相信我会终生受用的。
逝去的终归美好,却总是往事不堪回首,细细想来仿佛昨日。一切都是过眼云烟,别了2011,别了我的考研
这既是苦难,也是一笔财富。我心依旧。